Home
华文教育转向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片来源:《宁夏日报》

近年来,海外华文学习的热潮不断高涨。尤其对于许多华人父母,让孩子学说中国话、学写“方块字”已经成为他们寻根的重要途径。

如何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发展,让学生们能乘兴而来又满意而归?在日前举行的“第四届两岸华文教师论坛”上,专家们普遍认为,华文教育应该善用新技术,积极融入新媒体时代。


老套路行不通

每逢周六,家住在多伦多的华人王先生都会送孩子到当地的华文学校学习中文。谈及孩子的学习进展,王先生却有些无奈:“老师的授课方式还是传统的那一套,讲一讲音标、词汇、句型和语法,布置的作业大多是抄写或背诵,孩子总觉得没意思。”

为此苦恼的不只王先生一人。据了解,“中国化”的授课方式仍是海外华文课堂的主流。这让从小在西方长大的小“香蕉人”们常常兴趣索然,也使海外华文教育面临着“热在家长,冷在孩子”的尴尬处境。

乏味的课堂背后,隐藏的是海外华文教育长期面临的教学困境。

“目前,海外华文教师中真正学语言教学专业的不多,对于怎样教华文,尤其是怎样教孩子学华文,他们大多缺乏专业训练和系统培训,只能照搬国内教师上语文课的老套路。”北京华文学院副院长郭熙说。

教学资源的相对匮乏,也让海外华文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据专家介绍,海外华文教育大多使用国内开发的汉语教学资源,而这些资源多是针对成人学生设计,并不适用于幼儿和中小学生。

显然,海外华文教育沿用国内教学的老套路行不通。


新媒体来救场

发展华文教育,应该善用新媒体和数字教学科技。”在日前举行的“第四届两岸华文教师论坛”上,世界华文教育学会顾问任宏的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认同。

“习惯了快餐式教学的学生们,已不再那么愿意接触课本,这就需要我们借力新媒体,寻找更加丰富的资源与平台,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郭熙说。

而远程教育、网络课堂的实现以及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使全球共享优质华文教育资源的设想成为可能。“今后你要想学华文,可以直接在网络在线课堂,选取世界上讲课最好的华文老师的课程。甚至就某一篇课文,某一个知识点,哪个老师讲得最好,你都可以去选择学习。”华侨大学校长贾益民说。

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徐娟则认为,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国内外的教学资源共享,对于海外华文教师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情。“这样,海外的一线教师就可以从繁重的PPT课件制作、视频制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利用资源为学生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教学工作中。”


新技术玩得开

让人兴奋的是,用新媒体技术改造传统华文课堂的尝试已经开始,势头正劲。

如果你没听说过“智慧教室”这个词儿,那就落伍了。这个专门为汉语教学设计的“云”教育技术实验室,已经应用于华侨大学的华文教学中。

在一间看似普通的教室里,触摸屏取代了黑板,平板电脑取代了课本。教室两侧的显示屏可以随时观察学生练习发声时的口型。教室四角的摄像机则能录播上课全过程,并自动将视频碎片化,上传局域网,供学生课后调取。

“智慧教室大大增强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用一种以兴趣、发展、需求为动力的‘个性化’汉语学习取代了传统的混合、集中、统一拟定的‘规定性’学习。”贾益民介绍称,“智慧教室”在变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也为海外的华文教师储备丰富的视频教学资源。

此外,一款综合了点读笔、复读机和电子词典功能的汉语学习应用软件也已进入海外华文教育市场,为海外学生课后温习提供了一个得力助手。学生们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下载这一软件后,就可以“哪里不懂拍哪里”。只要给课本上不懂的华文内容拍张照,系统就会自动扫描,并从云端服务器提取相应的教学视频进行答疑解惑。

而针对一些经济技术相对落后的华人聚集地,华侨大学还正在为其“私人订制”一种可以在手机终端下载浏览的微课资源。一段学习视频只讲一个知识点,只有几分钟,让学生们走在路上就能上节华文课。

毫无疑问,与新媒体快速紧密地融合,才是海外华文教育的真正方向。(严瑜)

版权所有 © 2006-2014 北京唐风汉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9]282号 | 京ICP证07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