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侨大学华文学院联合唐风汉语共同发起的第一届全球华文教学微课大赛颁奖典礼暨全球华文教学信息化研讨会于1月19日20:00(北京时间)在线上隆重举行!学术总召集人原华侨大学校长贾益民教授,指导委员会召集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邵宜院长、唐风汉语总裁李劲松先生与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位大赛指导委员、大赛专家委员、参赛选手以及大赛组委会工作人员等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线上会议。



第一届全球华文教学微课大赛颁奖典礼暨全球华文教学信息化研讨会隆重举行
第一届全球华文教学微课大赛(以下简称“微课大赛”)自2020年4月份开赛以来,共收到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五百余名华文教师报名参赛,收集到个人赛(国内组)、个人赛(海外组)及团体赛提交的有效作品共计154个作品包(346个参赛作品)。
会议上半场由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副院长杨万兵副教授主持。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邵宜教授、唐风汉语总裁李劲松先生、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副院长胡建刚副教授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进行了发言。邵宜院长在发言中提到通过疫情大家感受到了线上教学及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性,要加强华教资源建设,注重资源共享;李劲松总裁提出疫情下,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将成为教学的常态,要为海外华文教师进行双师课堂提供优秀的微课,同时依据疫情与教学要求,华文教师更要掌握现代教育工具来开展多模式教学工作;最后,胡建刚副院长对本届微课大赛的作品做了很高评价,认为本届微课大赛作品兼具专业性、典型性、创新性,基于线上背景,更好的在华文教学当中做到“用教材而不只是教教材”提供了扎实的基础,这是本次大赛重要的价值及意义。
下半场由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武和平教授主持。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郑淑萍执行校长介绍了本届微课大赛的意义,同时分享了本次大赛的动员组织过程,介绍了学校参赛情况,展示了参赛老师风采;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彭小川教授从微课制作努力的方向、打造微课高效课堂的基础、微课高效课堂的关键以及华文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播双赢的保证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报告。

专家代表发言
随后,由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张艳老师、印尼八华三语学校沈拓老师及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曾丽娟老师作为个人赛(国内组)、个人赛(海外组)、团体赛的获奖选手代表进行发言,大家肯定了本届微课大赛对参赛教师带来的影响与价值,纷纷表示微课大赛对教学信息化提出的新的要求,是对教师综合能力要求的体现,大家从中收获颇丰。

获奖代表发言
会议的最后由唐风汉语战略合作部总监王彩虹女士、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院长曹秀玲教授、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邵宜教授分别宣读了本届微课大赛的团体赛、个人赛(国内组)、个人赛(海外组)的获奖名单,大赛共评选出一等奖14名、二等奖24名、三等奖39名及优秀奖若干名,详细获奖作品名单参见附录。至此,第一届全球华文教学微课大赛完美收官,再一次对获奖老师表示祝贺,衷心感谢行业各位专家、老师对本届微课大赛的支持与指导!

嘉宾宣读获奖名单
全球华文教学微课大赛的举办旨在大力促进“互联网+世界华文教育”的发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优化和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华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素养,促进华文教育高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同筑华文教育共同体!
向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祝贺!获奖名单见下方附录。
【广纳英才】
唐风汉语面向国内高校汉语国际教育、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相关专业广纳英才,向大家提供全球实习实训机会并有可能让您成为唐风汉语大家庭的一员,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大展拳脚。只要您热爱汉语国际教育,致力于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领域发展,我们都诚挚欢迎您的加入。
欢迎有识之士将您的简历以邮件附件的形式发送至hr@tangce.net,并注明邮件主题:微课大赛简历投放-(姓名)-(专业)-(就读或毕业学校)。
附录:获奖名单Ⅰ——个人赛(按音序排列,排名不分先后)
个人赛(海外组)一等奖获奖名单(7件作品):
姓名 | 学校名称 | 课程名称 |
Hetty Rusamy 洪樱芝 | 新中三语学校 | “一”的变调 |
刘亚娟 | 印尼泗水小太阳三语学校 | 大班幼儿语言课《交通城》 |
刘燕 | 中巴教育与商贸/Curitiba华人教育 | 汉字为马 周游天下 |
沈拓 | 印尼八华三语学校 | 《中文》第一册 微课教学(听说读写技能类) |
王新缓 | 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 | “鹤立鸡群”成语解析 |
赵洁 | 荷兰安多芬中文学校 | 成语 (滥竽充数) |
甄博雯 | 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孔院 | 情态补语“得 |
个人赛(海外组)二等奖获奖名单(12件作品):
姓名 | 学校名称 | 课程名称 |
胡穗娟 | 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 | 《中华字经》汉字教学 |
黄道平 | 柬埔寨崇正学校 | 游子吟 |
黃思華 | 菲律賓晨光中學 | 菲律賓華人的中秋節 |
刘苗 | Star Mandarin School | 奥理和杰思的一天 一--就--语法讲解 |
吕美林 | 德国汉堡汉华中文学校 | 聊聊汉字 |
马亿琢 | Durham Chinese School | 亨利的铁路旅行 |
施文强 | Xin Zhong School | 《中国功夫》 |
童玉华 | UK Chinese Arts and Culture Centre | 趣编儿歌,创意写作系列 |
王彩育 | 英国伦敦普通话简体字学校 | 幼儿教育实用讲堂微课系列 |
王馨 | 印尼泗水开明三语学校 | 幼儿老师常用口令与律动 |
周小薇 | 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 | 词语辨析-周小薇 |
邹颖 | 巴西坎皮纳斯大学孔子学院 | 我把钱包忘在车上了 |
个人赛(海外组)三等奖获奖名单(18件作品):
姓名 | 学校名称 | 课程名称 |
Huangxinmei | 八华学校 | 山居秋暝诗词赏析 |
Megawati Wibowo (容美丽) | 新中三语学校 | 《我去书店》 |
Ning Zhou Langworthy | 夏威夷明伦中文学校 | 地理方位 |
Wazuriawati | (林雯琪) 巴淡慈容高中 (SMA Maitreyawira Batam) | A比B+怎么样+多少 |
Weijun Wang | 加拿大育丰中文学校 | 本草课堂 蜂蜡 遇见最美的本草 |
安虹 | 巴塞罗那孔子文化学校 | 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 |
陈高源 | 德国汉华中文学校 | 京剧 穆桂英挂帅选段 |
顾一宸 | 西班牙爱华中文学校 | 不同文学体裁的作品教学古诗词鉴赏 |
胡晓雪 | 葡萄牙里斯本中文学校 | 拔苗助长 |
李皓月 | 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孔子学院 | 五禽戏简介 |
李睿聪 | 缅甸云华师范学院 | 茶文化与茶艺 |
林美姜 | Skool4kidz | 《江南》--古诗鉴赏 |
龙矜频 | 新加坡教育部批准讲课 | 华人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
宋雅真 | 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 | 复句的教学 |
王霞 | 英国曼城佛光中文学校 | 王霞五指拼音系列课 |
颜风琳 | 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 | 成语学习 |
杨智清 | 大金欧洪森兴中学校 | 声母zcs |
张晗 | 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 | 把字句的用法 |
个人赛(海外组)优秀奖获奖名单(38件作品):
姓名 | 学校名称 | 课程名称 |
Andrea Wu | 中巴教育与商贸/Focus Instituto | 疑问代词的活用 |
chen xiaohong | (葡萄牙)里斯本中文学校 | 果和3个汉字 |
META EKA PUTRI (唐葵鸿) | 印尼峇淡世界大学 | 中国传统节日教学 |
SUPHOT CHAEMCHUMRATSRI | 孔堤公学 | 量词 |
Williem Wijaya FU (傅淦椲) | 世界大学 | 助词教学 |
yu zhang | 安多芬中文学校 | 怎样能让自己更好的学习中文 |
陈善美 | 印尼泗水开明三语学校 | 印尼-陈善美 |
陈雪涵 | 里斯本中文学校 | 幼儿对外汉语网课 |
程咏梅 | Ray Chinese School | 清明节的习俗 |
范小乐 | 普华三语国民学校 | 趋向补语 语法教学 |
方品惟 | 八华学校幼儿园部 | 幼儿汉语五官教学 |
葛荣 | 坎皮纳斯大学孔子学院 | 形容词重叠 |
郭晓贤(EDY WAHYUDI) | 广西师范大学 | 汉语动词“穿和戴” |
郭毓耘 | 印尼普华三语学校 | “把”字句 |
何爱菲 | 印尼普华三语学校 | 比字句 |
黄立琳 | 柬埔寨金边崇正学校 | 汉字书写笔顺规则 |
江泓 | 童心艺术中文学校 | 中国民乐 |
蒋乐霞 | 达国新雅学院 | 留学中国 |
李卫 | 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 | 中华字经汉字教学 |
李小虹 | 八华幼儿园 | 认识反义词“大与小” |
廖红艳 | 印尼普华三语国民学校 |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
林慧琴 | 世界大学 | 重叠词、离合词、存现词 |
林美娜 | 印尼普华三语学校 | 还是和或者的用法 |
刘菁菁 | 印尼新中三语学校 | 现代支付方式 |
罗文娃 | 英国朴茨茅斯华人协会中文学校 | 不同文学体裁的作品教学-《城南旧事》 |
美安娜 | 印尼普华三语学校 |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家人”词汇 |
潘菲 | 云华师范学院 | 幼儿园大班语言《数一数》 |
任秀芹 | 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 | 汉字文化 |
万艳林 | 印尼慈济中学 | 做番茄炒蛋 学量词 |
王高洁 | 伦敦汉语文化学校 | 中文第六册第十课《屈原》 |
禤倩雯 | 印尼雅加达智民学院 | 开笔礼--穿越古今之人生第一礼 |
张佳敏 | 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 | 幼儿教学《等级汉字》第四课 |
张晓英 | 巴西坎皮纳斯大学孔子学院 | 汉字中的“月” |
赵大卫 | 印尼泗水开明三语学校 | 印尼-赵大卫 |
赵晓睿 | 培英中文学校 | 生查子·元夕 |
郑慧明 | 巴塞罗那孔子文化学校 | 惯用语 |
钟珩 | 柬埔寨金边集成学校 |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丽江 |
周逸 | 里斯本中文学校 | 硬笔书法-认识横画 |
个人赛(国内组)一等奖获奖名单(5件作品):
姓名 | 学校名称 | 课程名称 |
吉晖 | 武汉大学 | 造字法 |
李红艳 | 江苏大学 | 汉字与美善之羊 |
刘晓辰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中国的茶文化与茶艺 |
张艳 | 暨南大学 | 我的朋友在哪里 |
周正红 | 辽宁师范大学 | 语法点-结果补语 |
个人赛(国内组)二等奖获奖名单(8件作品):
姓名 | 学校名称 | 课程名称 |
邓敏 | 湖南师范大学 | 中国旗袍与东方之美 |
康婵媛 | 暨南大学 | 有点儿和一点儿 |
励智 | 天津师范大学 | 怎么V也V不C |
吕亚萍 | 云南师范大学 | HSK5看图作文应试指导 |
孟慧欣 | 江苏大学 | 京剧的行当 |
王淼 | 辽宁师范大学 | 初级综合---存在句 |
张玲 | 淄博职业学院 | 我在中国学大方 |
张馨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 初级汉语语法 |
个人赛(国内组)三等奖获奖名单(15件作品):
姓名 | 学校名称 | 课程名称 |
陶冶 | 云南师范大学 | 能愿动词“会”的用法 |
陈佳宏 | 浙江大学 | 汉语简单焦点句“是……的” |
程娥 | 武汉大学 | 比较句 A比B+adj |
冀文秀 | 长沙理工大学 | 折纸汉服课 |
李璐 | 长沙理工大学 | 『有.is』谐音与民俗 |
李倩 | 暨南大学 | 离这儿有多远 |
李清燕 | 东莞理工学院 | 中国文化课堂-养生知识 |
李雅 | 新疆师范大学 | “或者”与“还是”的辨析 |
马立立 | 沈阳化工大学 | 民族祥瑞动物 |
滕永博 | 暨南大学 | “才”与数量词 |
吴娟娟 | 安徽医科大学 | “徽声徽色”之徽墨 |
吴晓菲 | 温州大学 | 解密汉字 |
熊莉 | 武汉大学 | 高级汉语-手 |
余海燕 | 暨南大学 | 形声字辨析 |
周学芳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 中国古代文学 |
个人赛(国内组)优秀奖获奖名单(33件作品):
姓名 | 学校名称 | 课程名称 |
陈羿竹 | 辽宁大学 | 智慧汉字讲堂——汉字部件系列微课 |
崔婷玉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 V+在 |
董芳芳 | 新疆师范大学 | 汉语数词两位数的读法 |
董晓玲 | 东莞市伊顿海逸外国语学校 | 能愿动词”能“与”会“的区别与用法 |
高璐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风歌曲赏析(高璐) |
高煜慧 | 大连盼达汉语学校 | 地道的发音 |
郝巧芝 | 新疆师范大学 | “把”字句 教学 |
胡娅坤 |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动词+过 |
纪凯丽 | 长沙理工大学 | 汉字文化“十二生肖之说狗” |
李德灿 | 广西外国语学院 | 广西民族文化三剑客 |
李青墨 | 新疆师范大学 | 唐诗赏析-《登鹳雀楼》 |
刘莉 | 暨南大学 | 中国古代女子成人礼 |
刘姝 | 武汉大学 | 月与中秋 |
刘爽 | 燕山大学 | 走进中国 |
刘志汉(PADRI) | 广西师范大学 | 文化词汇“肉” |
柳如月 |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从《望岳》看泰山 |
陆圆圆 | 暨南大学 | 李子柒的田园生活 |
蒙淑 | 广西华侨学校 | 见证中国的追梦之旅1《中国基建》 |
钱颖 | 南京工业大学 | 汉语网络流行语教学 |
司斯 |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自相矛盾 |
王银 | 东华大学 | 连动句教学 |
吴海迪 | 沈阳化工大学 | 岁寒三友 |
吴晓雯 |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炒字学习与西红柿炒鸡蛋文化解析 |
吴笑莹 |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 副词“宁可”的用法 |
徐若芹 | PANDA Century Education | 中华小故事之讲礼貌 |
杨艳庆 | 大连工业大学 | 汉字与中国文化 |
尹玉 | 天津大学 | 就和才 |
于涛 | 华东理工大学 | 汉字——象形字 |
袁钰 | 暨南大学 | 连词教学 先然后再最后 |
张建琴 | 辽宁大学 | 穿越历史的诗意之色 |
张鸣宇 | 武汉大学 | 趋向补语“出来”、“下来”和“下去” |
张锐 | 长沙理工大学 | 生活中的汉字 |
张亚男 | 大连大学 | 离合动词 |
附录:获奖名单Ⅱ——团体赛(按音序排列,排名不分先后)
团体赛一等奖获奖名单(2件作品):
团体名称 | 学校名称 | 课程名称 |
湖南师范大学 | 湖南师范大学 | 比较句 |
西北师范大学 | 西北师范大学 | 人文丝路,如意甘肃 |
团体赛二等奖获奖名单(4件作品):
团体名称 | 学校名称 | 课程名称 |
广西华侨学校-组1 | 广西华侨学校 | 小数识中国 |
华侨大学 | 华侨大学 | 听歌游中国 |
印尼普华三语学校(幼儿园部) | 印尼普华三语学校(幼儿园部) | 普华三语幼儿园华语系列课程 |
重庆三峡学院 | 重庆三峡学院 | 三峡文化 |
团体赛三等奖获奖名单(6件作品):
团体名称 | 学校名称 | 课程名称 |
Universitas Universal-组1 | Universitas Universal | 汉语语法语言点教学 |
巴塞罗那孔子文化学校-组2 | 巴塞罗那孔子文化学校 | 中国的民族-汉族 |
大连工业大学 | 大连工业大学 |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及其习俗 |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齐鲁文化——一山一水一圣人 |
暨南大学新西兰实验学校 | 暨南大学新西兰实验学校 | 从新西兰毛利文化看中国文化的底蕴 |
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 | 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 | 中英跷跷板微课系列 |
团体赛优秀奖获奖名单(6件作品):
团体名称 | 学校名称 | 课程名称 |
PANDA CENTURY EDUCATION | PANDA CENTURY EDUCATION | 中国古今重要的日子 |
广西华侨学校-组2 | 广西华侨学校 | 诗游古都 |
广西华侨学校-组3 | 广西华侨学校 | 游壮美广西,品民族文化 |
衡水学院 | 衡水学院 | 《舌尖百味看中国》 |
辽宁大学 | 辽宁大学 | 像中国人那样说惯用语——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系列微课 |
长沙理工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 | 看生肖 学成语 |